【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


■陳慧慈

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請別擔心,也不必感到遺憾。有時你的出現對我是一種安慰,有時卻會障礙我的離去。如果你想對我說什麼或做什麼,請早,那樣在我不預期的突然撤手時,你不會有遺憾。………

 生命中有很多的不確定,唯一確定的是「每一個人都會死」。但人們總是避談死,不願意去面對死亡,總是到了臨死前才開始思考死亡,往往措手不及的面對自己或是親人的死亡,導致生亡兩不安地留下痛苦、怨恨與不甘心。即使有幸接受安寧療護團隊照護的人,等到生命最後一刻再思考死亡課題,豈不也太晚了?
 「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說:「只有當我們學會如何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身為一個人,在最深層的意義上,如何面對自己並與自我達成協議」。
 克莉斯汀•龍雅可女士追隨索甲仁波切多年,在她歷經突如其來的喪夫之痛,經驗了無數的心靈痛苦後,她積極參與臨終關懷的工作,奉獻自己去幫助臨終者和他們的家庭,她接受索甲仁波切的薰陶,教導人們當我們死亡的時候都應該能得到最好的心靈關懷,每個人都可以死於平靜與圓滿,希望帶給人們最深刻的心靈價值,讓身處不同環境的人們在生死的任何階段都能得到幫助。
 她說:「我們應該自在談論死者,而不是去隱藏家中發生的巨變。談論回憶是一種「淨化」過去的方式而且能幫助我們放下。家人自由開放的談論死亡會使大家有個較輕鬆的心情在喪親期間彼此扶持。我們必須學習不要害怕悲傷的自然流露,因為這是最後會導使我們治癒悲傷的因素。」
 她認為:「為死亡做好準備,一起哀傷、治療人際關係,這樣在死亡到來的時候就能釋放痛苦的負擔,提供一個充滿愛的安寧環境並放下。父母與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精神傳統時,遇到災難而依靠信仰與靈修時,他們的孩子也會學到體認更大的靈修見地,讓他們能夠擁抱生與死的整體。他們將毫不遲疑地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是不孤單的。」
 累積多年的經驗,克莉斯汀•龍雅可女士讓我們重新了解死亡,並知道如何為死亡做好準備,以致面對“無常”到來時,能夠從容而了無牽掛地離開人世,讓生死兩相安。她結合了從事的安寧療護工作,以及藏傳佛教慈悲與智慧的教法和實修精要,以「一個在心靈道上的旅行者」的心境完成這本《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由陳琴富先生翻譯的《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中文直譯為:面對死亡,找到希望)》,此書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921集集大地震一場慘痛的災變,讓我們深刻體認生命的無常,死亡隨時都有可能降臨的事實。逢此巨變慘遭喪失親人、流離失所的悲境,是需要熬過一段悲傷日子的,從哀慟到接受,是一段長期痛苦的煎熬,這種痛更需要有他人的扶持。如何走出這段陰影,如何伸出援手,讓他知道在走過悲傷的路途中,他並不孤獨,本書作者提供了相當受用的方法。
 如同書中所揭示的「心靈關懷是我們本自具足的慈悲與智慧的表露,是我們存在的完整形式」。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死亡。這本書不只面對死,也是一本為生且是與生有關的書。誠如蓮花基金會陳榮基董事長推荐文所寫「這是一本心靈禪修及照顧病人的寶典」。

說再見對我們彼此而言都太沈重,但如果我們不說,而在我臨終的過程你卻拒絕接受我死亡的事實,這會讓我更放不下。我是想活得久一點,但我已無力再奮鬥。所以請別以此與我爭執,或在我力量用盡時勸我與死神奮戰。現在我需要你的祝福,需要你的接納,接納我所發生的一切……記住,我感激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最需要的是你的慈悲、你真摯的祈禱,祝福我,讓我安心的走。

書名: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
作者:CHRISTINE LONGAKER
翻譯:陳琴富
出版:張老師文化 (本文作者為蓮花基金會執行秘書)



列印這篇文章:請按這兒,進入適合列印的版面。
請您替這篇文章打個分數:

最差      最好  


【心情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