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異」見,前途就不見】
吳若權
兩個人相處時,從他們表達自己意見的方式,以及處理不同意見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這兩個人的友誼或感情有沒有更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從會議桌上,同仁們討論與溝通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一個團隊的領導方式,是否能夠長久帶領這個組織繼續成長。相對地,從一對情侶或夫妻吵架的形式,也可以判斷出他們會不會幸福。
幾年前,我的工作室提供客戶廣告企劃服務,常常穿梭在不同企業的會議室。每次提案完畢,我的同仁們就會幫這家公司打個分數,他們把它叫做「前途指數」。
同仁們說:「看他們敢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從他們處理不同意見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這家公司有沒有前途。」
少數例外的是:剛開創的小公司是「一言堂」,只有老闆獨裁決議,沒有同仁個人意見,基於決策效率的必要,或許還有成功的機會。
但若是一家有相當程度規模的公司,一切還是以老闆的意見為聖旨,這家公司的前途幾乎就完蛋了。
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經驗,我們曾經到一家公司提案,但當天該公司的總經理臨時有事出國,留下幾位重要幹部跟我們開會。
聽取我們提案的簡報過後,這些主管討論得十分熱烈,完全超乎我們的意料……講到這裡,你可別替他們高興得太早,以為是多麼民主、開放的決策過程。喔--不!真令我難以置信,這些主管所討論的焦點竟是:「我猜,總經理比較喜歡X案,因為……」每個人完全沒有自己的主張,只是努力地揣摩上意,實在弄得我哭笑不得。
果然不出所料,在他們七嘴八舌討論了將近兩個小時之後,結論是:「吳顧問,請你把提案的作品暫時留在這裡,等總經理出國回來再決定……」
唉,早知如此,我們何不等總經理回國再來討論呢?這不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嗎?
有了那次經驗,我就推測那家公司可能管理效率很差。不久之後,在報上看到一則有關該公司的消息:「經營績效欠佳,總公司決定換掉現任大中國地區總經理,由某某某接任……」原任的總經理,果然被這些馬屁精給害得下台一鞠躬了。
從這個例子可以發現:兩個人相處時,從他們表達自己意見的方式,以及處理不同意見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這兩個人的友誼或感情有沒有更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我的經驗是:面對不同的意見時,不要因為怕得罪對方就不敢說真話,但也不要為了必須說真話,就故意得罪對方。決定做出反應之前,不妨先接受對方的意見,並且想想:我能夠從這裡學到什麼?
(本文摘錄自吳若權作品《打造自己的幸福.com》時報出版)
【E世代生活的黃金定律】 面對不同的意見,最好的態度是接受它;並且想想:我能夠從這裡學到什麼?
|